申万宏源宏观 李慧勇 王健
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迎来了6年来第一次年度回升,2018年中国经济将巩固复苏,在新周期启动条件逐渐具备的影响下,2019年中国经济有望再次上行。鉴于外需和地产超预期可能带动中国经济好于预期,我们将2018年中国GDP增长预测由6.7%上调至6.9%,将2019年GDP增长预测由6.9%上调至7.1%。我们继续维持对于2018年CPI中枢2.3%-2.5%,PPI中枢3.5%的判断。2018年尽管有通胀预期,但总体物价水平仍处于良性区间,恶性通胀和再通缩的风险都不大。我们维持10Y国债收益率的核心波动区间3.8%-4%,高点可能在4.1%-4.4%之间的判断不变。
原因及逻辑:
上调2018年GDP增长预测至6.9%。由于世界经济复苏超预期,我们上调2018年中国出口增速预测,由5%上调至6%。由于租赁房和保障房的建设有望加快,我们认为2018年地产新开工增速将达到8%,地产投资增速将达到7%。从三次产业来看,我们预计伴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而第二产业由于去产能和环保对中小企业的冲击,以及建筑业增速的放缓,可能继续小幅回落。但由于居民收入改善以及产业升级带来的服务类消费的回升,第三产业有望小幅提升。
上调2019年GDP增长预测至7.1%。由于经济基本面的进一步改善,以及政府换届后带来的改革红利的逐步释放,我们认为2019年中国经济有望进一步加快。我们将2019年中国GDP增长预测由之前的6.9%提高至7.1%。
上调2018年底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预测。由于欧洲经济超预期以及欧元区和美国的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收敛,2018年美元可能继续处于弱势。我们上调年底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至6.3,此前我们的预测为6.4。
我们维持对于2018年物价以及政策的判断。我们维持2018年CPI中枢2.3%-2.5%,PPI中枢3.5%的判断。尽管我们上调2018年经济增长预测,但仍然认为央行没有必要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因为通胀仍然温和;且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基准利率的角色将继续弱化。但7天逆回购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仍有进一步上调的空间。在国际利率上行、从严监管以及增长无忧的影响下,利率中枢和高点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维持10Y国债收益率的核心波动区间3.8%-4%,高点可能在4.1%-4.4%之间的判断不变。
正文:
1 上调2018年GDP增长预测至6.9%
基于外需和地产可能超预期的基准判断,我们将对2018年GDP增长的预测值由6.7%提升至6.9%,持平于2017年。
1月22日IMF上调全球经济增长预测。其中,2018年、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由3.7%上调至3.9%。2018年美国经济增速预测由2.3%上调至2.7%,2019年上调至2.5%。2018年欧元区经济增速预测由1.9%上调至2.2%,2019年上调至2.0%。2018年日本经济增速预测由0.7%上调至1.2%,2019年上调至0.9%。种种迹象表明,2018年外需表现可能比我们预期的强劲。我们将2018年中国出口增速预测由5%上调至6%。


同时,我们上调对于2018年房地产市场的预测。参照历史经验,房地产销售的调整周期大约为两年左右。因此房地产销售有望在2018年下半年迎来拐点。而由于一二线城市的调整较早,也有望率先触底;三四线则有望在随后触底。

此前我们地产团队对地产新开工和投资的预测分别为5%和4.5%,我们认为实际数据由于租赁房和保障房的建设加快有望超出这一预期。2018年实际新开工和投资增速可能达到8%和7%。
根据北京和上海租赁房建设的规划,北京将在5年内建设租赁房50万套,计划供地1300公顷,据此计算2018年约新增租赁房260万平方米。上海十三五期间将新增租赁住房4250万平方米、约70万套;据此计算2018年将新增租赁房850万平方米以上。因此,北京和上海2018年新增租赁房约为1110万平方米,而北京和上海2017年新开工面积分别为2362万平方米和2618万平方米。因此,租赁房建设约带来两地新开工面积增长22%。假设租赁试点城市的租赁房建设带来的新开工增长在10%~15%之间,由于其新开工面积接近全国的20%,由此可计算出租赁房建设约在边际上提升新开工面积增速2到3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来看,预计伴随着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而第二产业由于去产能和环保对中小企业的冲击,以及建筑业增速的放缓,可能继续小幅回落。但第三产业有望小幅提升,由于居民收入改善以及产业升级带来的服务类消费的回升。

2 上调2019年GDP增长预测至7.1%
我们维持2019年中国经济比2018年改善的观点不变,将201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由原先预测的6.9%提高至7.1%。
之所以这么乐观,最主要的原因仍然在于我们发现中国大的周期的启动往往和制度红利有关。伴随着十八届六中全会、十九大、2018年政府换届的实施,改革的组织保障逐渐到位,改革将进入全面实施期。2019年有望看到改革红利的落地,推动中国经济重拾上升动力。具体可参考2017年秋季发布的报告《守得云开见月明――当前经济思考及未来经济形势研判》。

从具体的原因来看,在于我们一直强调的新周期启动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一是世界经济复苏已经确认;二是中国国内市场基本出清,实体经济进入良性循环,金融去杠杆的负面影响基本消化;三是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从培育期进入效应施放期,推动经济上行。

3 上调2018年底人民币汇率预测
当前美元的走势弱于我们的预期。由于欧洲经济的持续超预期,以及2018年欧元区和美国的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收敛,2018年美元可能继续处于弱势。我们上调年底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至6.3,此前我们的预测为6.4。

4 维持10Y利率高点将到4.1%-4.4%的判断
我们维持2018年CPI中枢2.3%-2.5%,PPI中枢3.5%的判断。2018年尽管有通胀预期,但总体物价水平仍处于良性区间,恶性通胀和再通缩的风险都不大。
市场对央行是否会加息一直较为关注,其实我们认为,在利率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不是讨论加不加息的问题,而是应该讨论利率会上升多少的问题。伴随着全球进入加息周期,以及中国经济的好转,以OMO、SLF等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和10Y国债利率为代表,我们早就进入了加息周期。从货币政策来看,预计2018年央行仍将实施名义稳健中性、实际偏紧的货币政策,未来新加息仍将取代旧加息成为央行主要的调控手段。与历史上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上行周期相比,本轮利率的上行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幅度上仍有空间。如果参考历史经验,10Y国债收益率的高点有可能在4.1%-4.4%。

